五行属性木木组合,两木比和,木旺。这种组合的人有博爱、恻隐之心,性情温和平静,做事稳健可靠,有计划的头脑,敢作敢当。其人意志坚定,不断在追求理想,也有耐性,能克苦耐劳,获得丰厚的回报。
| 名字 | 李 | 攀 | 科 |
| 拼音 | lĭ | pān | kē |
| 五行 | 火 | 木 | 木 |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攀:攀桂、攀升、拉扯、结交,意指平步青云、好运连连、力争上游。用作人名意指积极、锲而不舍、功名富贵之义;
科:百科、文科、科研、科举,指博古通今、勤奋好学、积极进取。用作人名意指头脑灵活、冰雪聪明之义;
| 汉字 | 李 | 攀 | 科 |
| 部首 | 木 | 手 | 禾 |
| 结构 | 上下 | 上下 | 左右 |
| 笔画 | 7 | 19 | 9 | 康熙笔画 | 7 | 19 | 9 |
【李攀科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李 | 攀 | 科 |
| 拼音 | lĭ | pān | kē |
| 音调 | 上声 | 阴平 | 阴平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p (唇音) | k (舌尖后音) |
| 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an (开口呼音) | e (开口呼音) |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禄休干,贵休攀,功名纵得皆虚幻,浮世落花空过眼。 ——陈草庵《中吕·山坡羊》
2.自予归江宁,爱其山川奇胜,间尝与客登石头,历钟阜,泛舟于后湖,南极芙蓉、天阙诸峰,而北攀燕子矶,以俯观江流之猛壮。 ——管同《登扫叶楼记》
3.去去不可追,长恨相牵攀,去去不可追,长恨相牵攀。 ——曹操《秋胡行·其一》
4.故人从军在右辅,为我度量掘臼科。 ——韩愈《石鼓歌》
5.料池柳、不攀春送别。 ——吴文英《浪淘沙慢·赋李尚书山园》
6.既奉命于秦淮之上,又随我于邗沟之东,追攀不疲,以至邵伯南埭,始终之际,良有可称。 ——刘墉《蔡明远帖》
7.此亦有君吾茂乐,不辞高远共跻攀。 ——周敦颐《喜同费君长官游》
8.予故采于越,得公所推行,乐为之识其详,岂独以慰越人之思,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,推公之所已试,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,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! ——曾巩《越州赵公救灾记》
9.铁锁高垂不可攀,致身福地何萧爽。 ——杜甫《玄都坛歌寄元逸人》
10.使贾谊见孔子,升堂有余矣,而乃以赋鄙之,至与司马相如同科,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,可与知者道,难与俗人言也;因论文偶及之耳。 ——苏轼《答谢民师书》
1.科班出身 ——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
2.金科玉律 ——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
3.攀辕卧辙 ——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
4.盈科后进 ——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。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,不能只图虚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