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金火组合,火克金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主观意识较重,大都不甘屈于人下,处事急躁,容易招惹是否。其人意志不够坚定,常有与身份不相应之企图,但耐性尚佳,思想高远,可得一时的成功。
名字 | 李 | 书 | 宁 |
拼音 | lĭ | shū | níng |
五行 | 火 | 金 | 火 |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书:书本、著作、书法、文字,指敏而好学、博览五车、博古通今。用作人名意指知识丰富、学识文博、素养高;
宁:安宁、宁静、平安、宁谧,指平安喜乐、宁静致远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平安、包容、安居乐业、平和之义;
汉字 | 李 | 书 | 宁 |
部首 | 木 | 乙 | 宀 |
结构 | 上下 | 单一 | 上下 |
笔画 | 7 | 4 | 5 | 康熙笔画 | 7 | 10 | 14 |
【李书宁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汉字 | 李 | 书 | 宁 |
拼音 | lĭ | shū | níng |
音调 | 上声 | 阴平 | 阳平 |
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sh (舌根音) | n (舌尖音) |
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u (合口呼音) | ing (齐口呼音) |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1.寄吴汉槎宁古塔,以词代书,丙辰冬,寓京师千佛寺,冰雪中作。 ——顾贞观《金缕曲二首·其一》
2.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 ——杨炯《从军行》
3.归志宁无五亩园,读书本意在元元。 ——陆游《读书》
4.徽宗即位,起监鄂州税,签书宁国军判官,知舒州,以吏部员外郎召,皆辞不行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黄庭坚传》
5.世上俗儒宁办此,高台当日读何书? ——陆游《游诸葛武侯书台》
6.正门之上有一匾,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。 ——曹雪芹《林黛玉进贾府》
7.宁南不知书,所有文檄,幕下儒生设意修词,援古证今,极力为之,宁南皆不悦。 ——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8.明年春,魏忠、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,请书其事于石。 ——韩愈《柳州罗池庙碑》
9.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 ——刘义庆《割席断交》
10.宁知班定远,犹是一书生。 ——陈子昂《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》
1.知书达礼 ——有文化,懂礼貌。形容有教养。
2.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 ——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瓦器而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,不愿丧失气节,苟且偷生。
3.知书达理
4.裁书叙心 ——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。
5.读书破万卷 ——刻苦而认真地学习;翻破了万卷书。形容读书很多;学识渊博。
6.宁馨儿 ——指这样的孩子,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。
7.拥书百城 ——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
8.映雪读书 ——利用雪的反光读书。形容读书刻苦。
9.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 ——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。
10.宁玉碎,毋瓦全 ——宁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,决不苟且偷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