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水土组合,土克水,土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才华,但凡事好胜好强,以自己的意见为重,会招致他人的不满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世俗迷惑,耐性不佳,处事欠考虑或冲动,思想多变化。
| 名字 | 李 | 博 | 禹 |
| 拼音 | lĭ | bó | yŭ |
| 五行 | 火 | 水 | 土 |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禹:才智、智慧、聪明、大禹,意指雄韬伟略、惊世之才、名扬四海。用作人名意指才能、智慧、大将之材之义;
| 汉字 | 李 | 博 | 禹 |
| 部首 | 木 | 十 | 忄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右 | 单一 |
| 笔画 | 7 | 12 | 9 | 康熙笔画 | 7 | 12 | 9 |
【李博禹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李 | 博 | 禹 |
| 拼音 | lĭ | bó | yŭ |
| 音调 | 上声 | 阳平 | 上声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b (唇音) | y (唇音) |
| 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u (合口呼音) |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金陵有居士杨文会者,博览教乘,熟于佛故,以流通经典为己任。 ——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2.遗诏封光为博陆侯。 ——班固《霍光传(节选)》
3.不自满者受益,不自是者博闻。
4.算功名何许,此身博得,短衣射虎,沽酒西郊。 ——纳兰性德《风流子·秋郊即事》
5.二十而南游江、淮,上会稽,探禹穴,闚九疑,浮于沅、湘;北涉汶、泗,讲业齐、鲁之都,观孔子之遗风,乡射邹、峄;戹困鄱、薛、彭城,过梁、楚以归。 ——司马迁《太史公自序》
6.贼平,大将李昭亮、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,修捕博文系狱,昭亮惧,立出所纳妇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
7.夏禹坛前仍聚玉,西施浦上更飘纱。 ——张继《会稽郡楼雪霁》
8.南望墠渚,禹父之所化,中多仆累、蒲卢。 ——佚名《山神武罗》
9.清居药四十年,所焚券者百数十人,或至大官,或连数州,受俸博,其馈遗清者,相属于户。 ——柳宗元《宋清传》
10.禹即执持此简,以平定水土。 ——拾遗记《禹凿龙门》
1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2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3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4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5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6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7.大禹治水 ——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。
8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9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10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