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木火组合,木生火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富有仁慈心,外表乐观,待人诚恳,交友甚广,做事有计划。其人意志坚定,注重实际与工作,耐性佳,能克苦耐劳,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。
| 名字 | 王 | 彦 | 力 |
| 拼音 | wáng | yàn | lì |
| 五行 | 土 | 木 | 火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彦:贤士、贤才、俊才、才学,指材雄德茂、功成名就、学识广博。用作人名意指杰出、廉洁、吉祥成功之义;
力:活力、力气、能力、动力,指意气风发、干劲十足、出类拔萃。用于人名意指奋发有为、势不可挡、智勇双全之义;
| 汉字 | 王 | 彦 | 力 |
| 部首 | 王 | 彡 | 力 |
| 结构 | 单一 | 上下 | 单一 |
| 笔画 | 4 | 9 | 2 | 康熙笔画 | 5 | 9 | 2 |
【王彦力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王 | 彦 | 力 |
| 拼音 | wáng | yàn | lì |
| 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去声 |
| 声母 | w (唇音) | y (唇音) | l (舌尖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an (开口呼音) | i (齐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句践顿首再拜曰:孤尝不料力,乃与吴战,困於会稽,痛入於骨髓,日夜焦脣乾舌,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,孤之原也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
2.弊其力,竭其财,近其死,下之疾其上甚矣! ——刘向《晏子春秋·节选》
3.使自今以往,山僧野人,欲供禅师,而力不能办衣服饮食卧具者,皆得以净水注石为供, 盖自苏子瞻始。 ——苏轼《前怪石供》
4.民不幸罹旱疫,得免于转死;虽死得无失敛埋,皆公力也。 ——曾巩《越州赵公救灾记》
5.孤极知燕小力少,不足以报。 ——战国策《燕昭王求士》
6.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 ——李白《临终歌》
7.恩不论多寡,当厄得壶浆,得死力之酬;怨不在浅深,伤心的杯羹,召亡国之祸。
8.西破强楚,入郢,北威齐晋,显名诸侯,孙子与有力焉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9.暗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。 ——苏轼《寒食雨二首》
10.劳生逆旅何休息,病眼看山力不禁。 ——黄庭坚《初望淮山》
1.力有未逮 ——能力做不到。
2.齐心戮力 ——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
3.力透纸背 ——形容书法遒劲有力;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。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。
4.同心协力 ——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
5.齐心协力 ——心往一块想;劲往一处使。
6.力挽狂澜 ——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。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。
7.度德量力 ——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8.同心并力 ——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9.回天之力 ——原指论证有力;能挽回局势;现比喻力量巨大;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。
10.年富力强 ——年纪轻;精力旺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