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火组合,两火比和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外表乐观而豪爽,人缘很好,但个性喜怒无常,感情忽冷忽热,容易意气用事。其人意志坚定,可依靠自己的努力,取得成功,声名远播。
名字 | 王 | 俊 | 力 |
拼音 | wáng | jùn | lì |
五行 | 土 | 火 | 火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俊:俊朗、好看、才智、出众,指英俊潇洒、年轻有为、出类拔萃。用作人名意指俊俏、杰出、优秀。
力:活力、力气、能力、动力,指意气风发、干劲十足、出类拔萃。用于人名意指奋发有为、势不可挡、智勇双全之义;
汉字 | 王 | 俊 | 力 |
部首 | 王 | 亻 | 力 |
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单一 |
笔画 | 4 | 9 | 2 | 康熙笔画 | 5 | 9 | 2 |
【王俊力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汉字 | 王 | 俊 | 力 |
拼音 | wáng | jùn | lì |
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去声 |
声母 | w (唇音) | j (舌面音) | l (舌尖音) |
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un (撮口呼音) | i (齐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1.敺以就役,唯力是视,百姓弗能忍,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。 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2.而舟尾贼方挥剑斫尾门,不得出,乃力掀篷隙,莽投之江中,复走卧处,觅衣披之。 ——徐霞客《湘江遇盗门记》
3.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 ——佚名《长歌行》
4.予居前,益上,觉石益怪,径益狭,山之景益奇,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。 ——高启《游天平山记》
5.曰: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击秦,约先入咸阳者王之,项王背约不与,而王之汉中。 ——班固《郦食其传》
6.寸寸而取之,日夜以望之,锄、铚 、耰、艾,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,而地力竭矣。 ——苏轼《稼说送张琥》
7.富在术数,不在劳身;利在势居,不在力耕也。
8.初,樊雅之据谯也,逖以力弱,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,含遣桓宣领兵助逖。 ——房玄龄等《晋书·祖逖传(节选)》
9.恐遗知己羞,遂许独力断。 ——赵蕃《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》
10.凡园之百物,无一不可人意者,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。 ——苏轼《灵壁张氏园亭记》
1.力排众议 ——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;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。
2.身强力壮 ——身体强健;精力旺盛。
3.回天之力 ——原指论证有力;能挽回局势;现比喻力量巨大;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。
4.身体力行 ——亲身体验;努力实行。
5.力争上游 ——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。比喻努力争取先进。
6.同心协力 ——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
7.力挽狂澜 ——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。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。
8.度德量力 ——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9.力透纸背 ——形容书法遒劲有力;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。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。
10.力有未逮 ——能力做不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