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水土组合,土克水,土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才华,但凡事好胜好强,以自己的意见为重,会招致他人的不满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世俗迷惑,耐性不佳,处事欠考虑或冲动,思想多变化。
| 名字 | 李 | 博 | 鳌 |
| 拼音 | lĭ | bó | áo |
| 五行 | 火 | 水 | 土 |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鳌:大龟、大鳖、龙头、龟身、麒麟尾,意指独占鳌头、天之骄子、万里挑一。用作人名意指天之骄子、出类拔萃之义;
| 汉字 | 李 | 博 | 鳌 |
| 部首 | 木 | 十 | 鱼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右 | 上下 |
| 笔画 | 7 | 12 | 18 | 康熙笔画 | 7 | 12 | 23 |
【李博鳌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李 | 博 | 鳌 |
| 拼音 | lĭ | bó | áo |
| 音调 | 上声 | 阳平 | 阳平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b (唇音) | (唇音) |
| 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徼墨广博,观望之有圻;纯粹全牺,献之公门。 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2.公取其贪污甚者,配隶远恶,然后缮修营房,禁止饮博。 ——苏辙《东坡先生墓志铭》
3.问臧奚事,则挟策读书;问谷 奚事,则博塞以游。 ——庄周《臧谷亡羊》
4.当年博浪金椎,惜乎不中秦皇帝! ——朱彝尊《水龙吟·谒张子房祠》
5.渊明少有高趣,博学,善属文;颖脱不群,任真自得。 ——萧统《陶渊明传》
6.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;不耻禄之不夥,而耻智之不博。
7.蓬莱正殿压金鳌,红日初生碧海涛。 ——王建《宫词一百首》
8.世有周子,隽俗之士,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。 ——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
9.重重观阁,横枕鳌峰,水面倒衔苍石。 ——秦观《雨中花·指点虚无征路》
10.博询众庶,则才能者进矣;不有忌讳,则谠直之路开矣;不迩小人,则谗谀者自远矣;不拘文牵俗,则守职者辨治矣;不责人以细过,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。 ——王安石《兴贤》
1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2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4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5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6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7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8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9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10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