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金水组合,金生水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,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,领导力强。其人意志坚定,做事有计划,有耐心,能团结众人,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
| 名字 | 郑 | 瑜 | 博 |
| 拼音 | zhèng | yú | bó |
| 五行 | 火 | 金 | 水 |
郑:认真、郑国、郑姓、郑州,意指一丝不苟、谦虚谨慎、谨小慎微。用作人名意指慎重、细心、小心翼翼之义;
瑜:美玉、怀瑜、瑛瑜、美丽,指身贤体贵、品德高尚、完美无瑕。用作人名意指美好、耀眼、有才能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郑 | 瑜 | 博 |
| 部首 | 阝 | 王 | 十 |
| 结构 | 左右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8 | 13 | 12 | 康熙笔画 | 19 | 14 | 12 |
【郑瑜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郑姓的笔画8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郑 | 瑜 | 博 |
| 拼音 | zhèng | yú | bó |
| 音调 | 去声 | 阳平 | 阳平 |
| 声母 | zh (舌根音) | y (唇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eng (开口呼音) | u (合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郑姓的声母属于舌根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六塔狭小,而以全河注之,滨、棣、德、博必被其害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
2.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,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。 ——汪琬《传是楼记》
3.文帝乃召公孙臣,拜为博士,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4.故士大夫子弟,皆以博涉为贵,不肯专儒。 ——颜之推《勉学(节选)》
5.一日,孙权大会群臣,使人牵一驴入,以纸题其面曰:诸葛子瑜。 ——陈寿《诸葛恪得驴》
6.然而大之上有大焉,得之后有得焉,劳神侥幸之门,忍苦风尘之路,终身无满意时,老死而不知休止,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,岂可得耶? ——吴敏树《说钓》
7.其与丞相、列侯、吏二千石、博士议之,有可以佐百姓者,率意远思,无有所隐。 ——刘恒《文帝议佐百姓诏》
8.天寒甚,不名博,客将不肯大饮啖。 ——魏禧《卖酒者传》
9.光乃引延年给事中,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,遂召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、大夫、博士会议未央宫。 ——班固《霍光传(节选)》
10.莫将一片广长舌,博取封侯。 ——吴泳《上西平·送陈舍人》
1.瑕不掩瑜 ——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;缺点是次要的;优点是主要的。
2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3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4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5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6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7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8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9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10.怀瑾握瑜 ——怀里揣着瑾;手里拿着瑜。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