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金水组合,金生水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有智谋,富有决断力和执行力,领导力强。其人意志坚定,做事有计划,有耐心,能团结众人,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
| 名字 | 郑 | 锴 | 博 |
| 拼音 | zhèng | kăi | bó |
| 五行 | 火 | 金 | 水 |
郑:认真、郑国、郑姓、郑州,意指一丝不苟、谦虚谨慎、谨小慎微。用作人名意指慎重、细心、小心翼翼之义;
锴: 铁、刚劲、提炼、炼铁,意指阳可造之材、坚韧刚强铁血丹心。用作人名意指阳刚之气、坚强、不屈不挠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郑 | 锴 | 博 |
| 部首 | 阝 | 钅 | 十 |
| 结构 | 左右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8 | 14 | 12 | 康熙笔画 | 19 | 17 | 12 |
【郑锴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郑姓的笔画8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郑 | 锴 | 博 |
| 拼音 | zhèng | kăi | bó |
| 音调 | 去声 | 上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zh (舌根音) | k (舌尖后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eng (开口呼音) | ai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郑姓的声母属于舌根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倚沼畦瀛兮,遥望博。 ——屈原《招魂》
2.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 ——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
3.城郭沟渠,不足以固守;兵甲强力,不足以应敌;博地多财,不足以有众。 ——刘向 编《六亲五法》
4.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5.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;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,好学乐道之效,明白甚矣;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,则可谓博闻辩智矣。 ——东方朔《答客难》
6.铭博约而温润,箴顿挫而清壮。 ——陆机《文赋》
7.居闲,益自刻苦,务记览,为词章,泛滥停蓄,为深博无涯涘。 ——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8.远戍十年临的博,壮图万里战皋兰。 ——陆游《书愤二首》
9.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听途说,而言医道已了,深自误哉。 ——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
10.有冯虚公子者,心侈体忲,雅好博古,学乎旧史氏,是以多识前代之载。 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1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2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4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5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6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7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8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9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10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