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水土组合,土克水,土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才华,但凡事好胜好强,以自己的意见为重,会招致他人的不满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世俗迷惑,耐性不佳,处事欠考虑或冲动,思想多变化。
| 名字 | 王 | 博 | 彧 |
| 拼音 | wáng | bó | yù |
| 五行 | 土 | 水 | 土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彧:优雅、文才、礼貌、繁盛,意指才望高雅、才德兼备、蓬勃发展。用作人名意指有才、文雅、有教养之义;
| 汉字 | 王 | 博 | 彧 |
| 部首 | 王 | 十 | 彡 |
| 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镶嵌 |
| 笔画 | 4 | 12 | 10 | 康熙笔画 | 5 | 12 | 10 |
【王博彧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王 | 博 | 彧 |
| 拼音 | wáng | bó | yù |
| 音调 | 阳平 | 阳平 | 去声 |
| 声母 | w (唇音) | b (唇音) | y (唇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u (合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洛阳亦闻崔浩、张伟、刘芳,邺下又见邢子才:此四儒者,虽好经术,亦以才博擅名。 ——颜之推《勉学(节选)》
2.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听途说,而言医道已了,深自误哉。 ——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
3.王者躬行道德,承顺天地,博爱仁怒,恩及行苇,籍税取民不过常法,宫室车服不逾制度,事节财足,黎庶和睦,则卦气理效,五征时序,百姓寿考,庶草蕃滋,符瑞并降,以昭保右。 ——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
4.子慎生鲋,年五十七,为陈王涉博士,死於陈下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5.今叙篆文,合以古、籀,博采通人,至于小大,信而有证。 ——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(节选)》
6.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,千斵复万镂,上刻秦女携手仙。 ——鲍照《拟行路难十八首》
7.但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。 ——苏轼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》
8.改知隆兴府奉新县,戢追胥不入乡,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,民讙趋之,赋不扰而足,县以大治,会陈俊卿、虞允文为相,交荐之,召为国子博士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杨万里传》
9.博厚,所以载物也。高明,所以覆物也。悠久,所以成物也。
10.颜子之几乎圣也,犹曰:博我以文。 ——顾炎武《与友人论学书》
1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2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4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5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6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7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8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9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10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