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| 名字 | 王 | 政 | 博 |
| 拼音 | wáng | zhèng | bó |
| 五行 | 土 | 火 | 水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政:政治、民政、家政、匡正,意指成熟稳重、大展宏图、治国理政。用作人名意指正义、高尚、稳重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王 | 政 | 博 |
| 部首 | 王 | 攵 | 十 |
| 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4 | 9 | 12 | 康熙笔画 | 5 | 8 | 12 |
【王政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王 | 政 | 博 |
| 拼音 | wáng | zhèng | bó |
| 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w (唇音) | zh (舌根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eng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,檄本郡免其科繇,俾无有所与、章君既列条教,序而刻诸石,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,伻来,请濂记之。 ——宋濂《龙渊义塾记》
2.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3.事大为衡,未见其利也,而亡地乱政矣。 ——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
4.水浊则鱼脸,政苛则民乱。
5.自唐失其政,海内分裂,豪杰并起而争,所在为敌国者,何可胜数? ——欧阳修《丰乐亭记》
6.贼平,大将李昭亮、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,修捕博文系狱,昭亮惧,立出所纳妇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
7.贞丽有侠气,尝一夜博,输千金立尽。 ——侯方域《李姬传》
8.欲使范蠡治国政,蠡对曰:兵甲之事,种不如蠡;填抚国家,亲附百姓,蠡不如种。 ——司马迁《越王勾践世家》
9.然江山之外,异政殊俗,率土齐民,未蒙王化。 ——钟会《移蜀将吏士民檄》
10.吏侯一日而秉政,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。 ——袁宏道《送江陵薛侯入觐序》
1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2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3.政通人和 ——政事通达;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;人民安乐。
4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5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6.光大宪政
7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8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9.嘉谋善政 ——好的计策和政绩。
10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