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| 名字 | 马 | 振 | 博 |
| 拼音 | mă | zhèn | bó |
| 五行 | 水 | 火 | 水 |
马:骏马、马姓、健壮、善跑,意指身强力壮、精力充沛、积极奋进。用作人名意指健壮、奋发之义;
振:奋起、兴起、振奋、振作,指发奋图强、精神抖擞、振兴中华。用作人名意指发奋图强、意气奋发、振国安邦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马 | 振 | 博 |
| 部首 | 马 | 扌 | 十 |
| 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3 | 10 | 12 | 康熙笔画 | 10 | 11 | 12 |
【马振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马姓的笔画3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马 | 振 | 博 |
| 拼音 | mă | zhèn | bó |
| 音调 | 上声 | 去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m (唇音) | zh (舌根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a (开口呼音) | en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马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杂糅纷错,兼该泛博。 ——左思《三都赋》
2.至阳武博狼沙中,为盗所惊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3.时李勣尚为密守,征与书曰:始魏公起叛徒,振臂大呼,众数十万,威之所被半天下, 然而一败不振,卒归唐者,固知天命有所归也。 ——宋祁、欧阳修等撰《新唐书·魏征传》
4.摄郡事振手止之,辄直前不顾;则受其牒,不敢以闻。 ——陈亮《送韩子师侍郎序》
5.臣闻之:欲富国者,务广其地;欲强兵者,务富其民;欲王者,务博其德。 ——刘向《司马错论伐蜀》
6.其与丞相、列侯、吏二千石、博士议之,有可以佐百姓者,率意远思,无有所隐。 ——刘恒《文帝议佐百姓诏》
7.振叶以寻根,观澜而索源。
8.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
9.今观晨鸡,以时而鸣,天下振动。 ——墨子《多言无益》
10.且耐残羹冷炙,还受晓风残月,博得十年游。 ——黄景仁《水调歌头·仇二以湖湘道远且怜余病劝勿往词以谢之》
1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2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4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5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6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7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8.发蒙振聩 ——声音很大,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。
9.振聋发聩 ——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
10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