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木组合,木生火,火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心慈手软,待人诚恳,外表乐观,但有时容易冲动。其人意志坚定,思想正确,常有贵人相助,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。
| 名字 | 郭 | 鼎 | 言 |
| 拼音 | guō | dĭng | yán |
| 五行 | 木 | 火 | 木 |
郭:城墙、坚定、进取、自强,意指高掌远跖、与时俱进、刚强奋进。用作人名意指开拓进取、坚定、自强之义;
鼎:正当、正在、鼎力协助、重器,意指顶天立地、委以重任、成熟稳重。用作人名意指顶天立地、为人正直、坚毅、大之义;
言:说明、忠言、美言、言信,意指聪明伶俐、言而有信、远见卓识。用作人名意指有学识、聪明、讲诚信之义;
| 汉字 | 郭 | 鼎 | 言 |
| 部首 | 阝 | 鼎 | 言 |
| 结构 | 左右 | 上下 | 单一 |
| 笔画 | 10 | 12 | 7 | 康熙笔画 | 15 | 13 | 7 |
【郭鼎言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郭姓的笔画10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郭 | 鼎 | 言 |
| 拼音 | guō | dĭng | yán |
| 音调 | 阴平 | 上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g (舌尖后音) | d (舌尖音) | y (唇音) |
| 韵母 | uo (合口呼音) | ing (齐口呼音) | an (开口呼音) |
郭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后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,郊庙之江鼎俎,至其放逸超卓,不可收揽,则极言语之怀巧,有不足以过之者。 ——张耒《张耒集·上曾子固龙图书》
2.平言曰:周鼎亡在泗水中,今河溢通泗,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,意周鼎其出乎?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3.光退未闻命,复上疏曰:臣向者进说,意谓即行,今寂无所闻,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,何遽为不祥之事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司马光传(节选)》
4.鼎大异於众鼎,文镂无款识,怪之,言吏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5.驺衍其言虽不轨,傥亦有牛鼎之意乎? ——《史记》《孟子荀卿列传》
6.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,皆欲传之万代,贻厥孙谋,故其垂拱岩廊,布政天下,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,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,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,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。 ——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
7.答曰:士之生世,当建功树名,出将入相,列鼎而食,选声而听,使族益昌而家益肥,然后可以言适乎。 ——沈既济《枕中记》
8.言诗匡鼎功名薄,去国虞翻骨相屯。 ——元好问《喜李彦深过聊城》
9.与安期生通,受黄帝言,无书,独有此鼎书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10.主父偃言:生不五鼎食,死即五鼎烹。 ——萧统《陶渊明集序》
1.一言九鼎 ——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。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。
2.片言九鼎 ——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。
3.妙不可言 ——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。
4.知无不言 ——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。
5.金石良言 ——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。
6.危言危行 ——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
7.春秋鼎盛 ——人年龄正处在旺盛、强壮之际。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;精力充沛。
8.言简意赅 ——语言简练;意思完备而透彻。也作“意简言赅”。
9.要言不烦 ——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;一点不罗嗦。
10.直言不讳 ——直率地讲话;毫不隐讳(讳:忌讳;隐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