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名字 | 王 | 绎 | 博 |
拼音 | wáng | yì | bó |
五行 | 土 | 火 | 水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绎:绎志、绎思、绎绎、头绪,意指有条不素、明察秋毫、才思敏捷。用作人名意指头脑灵活、思维清晰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汉字 | 王 | 绎 | 博 |
部首 | 王 | 纟 | 十 |
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右 |
笔画 | 4 | 8 | 12 | 康熙笔画 | 5 | 19 | 12 |
【王绎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汉字 | 王 | 绎 | 博 |
拼音 | wáng | yì | bó |
音调 | 阳平 | 去声 | 阳平 |
声母 | w (唇音) | y (唇音) | b (唇音) |
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i (齐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1.算功名何许,此身博得,短衣射虎,沽酒西郊。 ——纳兰性德《风流子·秋郊即事》
2.颜子之几乎圣也,犹曰:博我以文。 ——顾炎武《与友人论学书》
3.名公绎思挥彩笔,驱山走海置眼前。 ——李白《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》
4.其言简而要,其事详而博
5.或浑沌而潺湲兮,猎若枚折;或漫衍而络绎兮,沛焉竞溢。 ——王褒《洞箫赋》
6.上问博士曰:湘君何神?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7.公子与魏王博,而北境传举烽,言赵寇至,且入界。 ——司马迁《魏公子列传》
8.其后以博学宏词,授集贤殿正字,蓝田尉。 ——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9.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,负气敢言,以蹈于祸。 ——张耒《张耒集·上曾子固龙图书》
10.一积一散谓之道,不以为珍谓之德,取与合宜谓之义,无求非分谓之礼,博施济众谓之仁,出不失期谓之信,入不妨己谓之智。 ——张说《钱本草》
1.络绎不绝 ——形容行人、车马、船只等来往频繁;连续不断。也作“络绎不断”。
2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4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5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6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7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8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9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10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