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火水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然聪明机智,但凡事好争好斗,容易得罪人,常会发生无谓的纠纷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迷惑,耐性也不佳,常会遭受意外的失败和打击。
| 名字 | 高 | 振 | 博 |
| 拼音 | gāo | zhèn | bó |
| 五行 | 木 | 火 | 水 |
高:盛大、热烈、响亮、显贵,意指声名远播、位高权重、高风亮节。用作人名意指有名、德高望众、高贵之义;
振:奋起、兴起、振奋、振作,指发奋图强、精神抖擞、振兴中华。用作人名意指发奋图强、意气奋发、振国安邦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高 | 振 | 博 |
| 部首 | 高 | 扌 | 十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10 | 10 | 12 | 康熙笔画 | 10 | 11 | 12 |
【高振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高姓的笔画10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高 | 振 | 博 |
| 拼音 | gāo | zhèn | bó |
| 音调 | 阴平 | 去声 | 阳平 |
| 声母 | g (舌尖后音) | zh (舌根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ao (开口呼音) | en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高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后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感皇恩吸力力振动地户天关,吓的我扑扑的胆战心寒。 ——佚名《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·鏖兵》
2.万物回薄兮,振荡相转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3.均服振振。取虢之旂。 ——佚名《晋童谣》
4.字纸莫乱废,须报五谷恩;作事循天理,博爱惜生灵。 ——范仲淹《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》
5.诸臣言之,陛下行之,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。 ——海瑞《治安疏》
6.此亦天下之靡丽、皓侈、广博之乐也,太子能强起游乎? 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7.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钱不如天;达穷开塞,振贫济乏,天不如钱。 ——鲁褒《钱神论》
8.谷幼传父学,虽朴而博。 ——苏辙《巢谷传》
9.后三岁,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,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,异道。 ——司马迁《李将军列传》
10.夐其邈兮亘地界, 封神丘兮建隆嵑, 熙帝载兮振万世! ——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
1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2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4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5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6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7.仁言利博 ——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
8.发蒙振聩 ——声音很大,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。
9.振聋发聩 ——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
10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