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维博之名,维取维系、思维之意,博指广博、博学,寓意智慧广博、品德高尚。姓孔,承袭孔子儒家文化精髓,寄托对孩子学识渊博、胸怀宽广、德才兼备的深切期望,彰显文化传承与人格追求。
五行属性土水组合,土克水,土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忠厚老实,有智谋,但却有些固执,社交能力差。其人意志不够坚定,做事不得要领,该做的不做,不该做的却坚持行事,以致招来破财之灾,但耐性尚佳,能忍受一生的劳苦。
| 名字 | 孔 | 维 | 博 |
| 拼音 | kŏng | wéi | bó |
| 五行 | 木 | 土 | 水 |
孔:明理、明智、聪明、,意指天资聪慧、明白事理、知书达理用作人名意指通达、深明大义之义;
维:维护、保护、思维、思考,指全心全意、深思熟虑、多谋善断。用作人名意指稳重、智谋、丰富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| 汉字 | 孔 | 维 | 博 |
| 部首 | 子 | 纟 | 十 |
| 结构 | 左右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4 | 11 | 12 | 康熙笔画 | 4 | 14 | 12 |
【孔维博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孔姓的笔画4,结构为左右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孔 | 维 | 博 |
| 拼音 | kŏng | wéi | bó |
| 音调 | 上声 | 阳平 | 阳平 |
| 声母 | k (舌尖后音) | w (唇音) | b (唇音) |
| 韵母 | ong (开口呼音) | ei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
孔姓的声母属于舌尖后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维年月日,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,以羊一、猪一,投恶溪之潭水,以与鳄鱼食,而告之曰:昔先王既有天下,列山泽,罔绳擉刃,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,驱而出之四海之外。 ——韩愈《祭鳄鱼文》
2.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 ——佚名《小弁》
3.至阳武博狼沙中,为盗所惊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4.维德菲薄,不明于礼乐。 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封禅书》
5.此亦天下之靡丽、皓侈、广博之乐也,太子能强起游乎? 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6.维此惠君,民人所瞻。 ——佚名《桑柔》
7.不以此时引纲维,尽思虑,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,在阘茸之中,乃欲仰首伸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、羞当世之士邪? 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8.将博恩广施,远抚长驾,使疏逖不闭,阻深暗昧,得耀乎光明,以偃甲兵于此,而息诛伐于彼。 ——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
9.白头博得公车召,不满东方一笑中。 ——文徵明《感怀》
10.秦灭四维而不张,故君臣乖乱,六亲殃戮,奸人并起,万民离叛,凡十三岁,而社稷为虚。 ——贾谊《治安策》
1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2.博学洽闻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3.博学多识 ——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4.博观约取 ——广泛地阅览,扼要地选取。
5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6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7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8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9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10.博物君子 ——指博学多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