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土木组合,木克土,木旺。这种组合的人心底善良,但行动缓慢,容易错失良机。其人意志不够坚定,思想变化大,但耐性尚佳,能忍受辛勤劳苦的日子,不适合独立发展。
| 名字 | 李 | 应 | 珂 |
| 拼音 | lĭ | yìng | kē |
| 五行 | 火 | 土 | 木 |
李:桃李、李子、李花、李树,意指硕果累累、受益匪浅、春华秋实。用作人名意指成果、成就、功绩之义;
应:通达、洞明、善良、温柔,意指慨然应允、彬彬有礼、冰雪聪明。用作人名意指通情达理、光明洞彻之义;
珂:美玉、珂雪、洁白、通透,意指身贤体贵、温婉如玉、贤身贵体。用作人名意指冰清玉洁、富贵吉祥之义;
| 汉字 | 李 | 应 | 珂 |
| 部首 | 木 | 广 | 王 |
| 结构 | 上下 | 左上包围 | 左右 |
| 笔画 | 7 | 7 | 9 | 康熙笔画 | 7 | 17 | 10 |
【李应珂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李姓的笔画7,结构为上下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李 | 应 | 珂 |
| 拼音 | lĭ | yìng | kē |
| 音调 | 上声 | 去声 | 阴平 |
| 声母 | l (舌尖音) | y (唇音) | k (舌尖后音) |
| 韵母 | i (齐口呼音) | ing (齐口呼音) | e (开口呼音) |
李姓的声母属于舌尖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只应与朋好,风雨亦来过。 ——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
2.寄残云剩雨蓬莱,也应梦见。 ——吴文英《瑞鹤仙·晴丝牵绪乱》
3.望吾庐甚处,只应今夜,满庭谁扫。 ——王沂孙《水龙吟·落叶》
4.天虽长,地虽久,金玉满堂应不守。 ——李白《悲歌行》
5.一朝天子赐颜色,世上悠悠应始知。 ——崔颢《琴曲歌辞·霍将军》
6.荆棘满野,而望收嘉禾者愚;私念满胸,而欲求福应者悖。
7.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,黛玉笑回道:舅母爱惜赐饭,原不应辞,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,恐领了赐去不恭,异日再领,未为不可。 ——曹雪芹《林黛玉进贾府》
8.应之曰:他自做他家事,我自做我家事,世道盛则一德遵王,风俗偷则不同为恶,亦板桥之家法也。 ——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
9.自怜诗酒瘦,难应接许多春色。 ——史达祖《喜迁莺·月波疑滴》
10.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照日深红暖见鱼,连溪绿暗晚藏乌。 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照日深红暖见鱼》
1.心手相应 ——形容手法熟练,心里怎么想,手就怎么做。
2.应接不暇 ——暇。空闲。风景好看;东西好而多;看不过来;或人、事物太多;来不及接待、应付。
3.同声相应 —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4.天人相应 ——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。
5.应答如流 ——对答像流水一样。形容答语敏捷流利。
6.山鸣谷应 ——形容回音响亮;也比喻此鸣彼应;互相配合。
7.应对如流 ——对答象流水一样。形容答话很快,很流利。
8.得心应手 ——心里怎样想;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。形容功夫到家;技艺纯熟;做起来很顺手。
9.声应气求 —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10.应付自如 ——处理事情从容不迫;毫不费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