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水火组合,水克火,水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智慧,但精神生活常会感到不安,做事容易一意孤行,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,其人意志不坚定,是非分不清,容易惹麻烦,但耐性好,可忍受艰苦。
| 名字 | 朱 | 博 | 韬 |
| 拼音 | zhū | bó | tāo |
| 五行 | 木 | 水 | 火 |
朱:红色、朱砂、朱姓、朱红,意指春风得意、幸福美满、万事亨通。用作人名意指热忱、吉祥如意、顺风顺水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韬:谋略、韬世、大才、智慧,意指大展宏图、宏才大略、足智多谋用作人名意指智谋、聪明、韬光养晦之义;
| 汉字 | 朱 | 博 | 韬 |
| 部首 | 木 | 十 | 韦 |
| 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右 |
| 笔画 | 6 | 12 | 14 | 康熙笔画 | 11 | 12 | 19 |
【朱博韬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朱姓的笔画6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朱 | 博 | 韬 |
| 拼音 | zhū | bó | tāo |
| 音调 | 阴平 | 阳平 | 阴平 |
| 声母 | zh (舌根音) | b (唇音) | t (舌尖音) |
| 韵母 | u (合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
朱姓的声母属于舌根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博陵崔斯立,种学绩文,以蓄其有,泓涵演迤,日大以肆。 ——韩愈《蓝田县丞厅壁记》
2.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。 ——佚名《囊萤夜读》
3.改知隆兴府奉新县,戢追胥不入乡,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,民讙趋之,赋不扰而足,县以大治,会陈俊卿、虞允文为相,交荐之,召为国子博士。 ——脱脱等 撰《宋史·杨万里传》
4.若乃州闾之会,男女杂坐,行酒稽留,六博投壶,相引为曹,握手无罚,目眙不禁,前有堕珥,后有遗簪,髡窃乐此,饮可八斗而醉二三。 ——司马迁《滑稽列传》
5.曰:博学于文,曰:行己有耻。 ——顾炎武《与友人论学书》
6.连氛累霭,揜日韬霞。 ——谢惠连《雪赋》
7.玟璇隐曜,美玉韬光。 ——孔融《离合郡姓名字诗》
8.谷幼传父学,虽朴而博。 ——苏辙《巢谷传》
9.权曰: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 ——司马光《孙权劝学》
10.亲戚不附,无务外交;事无终始,无务多业;举物而暗,无务博闻。
1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2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3.博学宏才 ——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4.通今博古 ——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5.韬晦之计 ——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6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7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8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9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10.文韬武略 ——文有计谋;武有策略。指智勇双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