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属性水土组合,土克水,土旺。这种组合的人虽有才华,但凡事好胜好强,以自己的意见为重,会招致他人的不满。其人意志不坚定,易受世俗迷惑,耐性不佳,处事欠考虑或冲动,思想多变化。
| 名字 | 王 | 博 | 傲 |
| 拼音 | wáng | bó | ào |
| 五行 | 土 | 水 | 土 |
王:地位、圣帝明王、学识,意指德高望重、学识渊博、功成名就。用作人名意指聪明、学识高、有独到之处之义;
博:博识、博闻、博洽、丰富,指博学多才、拼搏进取、心胸宽广。用作人名意指博大、渊博、包容、奋进之义;
傲:自高、不凡、藐视、不屈,意指高高在上、傲视群雄、卓尔不群。用作人名意指一身傲骨、不凡、顶天立地之义;
| 汉字 | 王 | 博 | 傲 |
| 部首 | 王 | 十 | 亻 |
| 结构 | 单一 | 左右 | 左中右 |
| 笔画 | 4 | 12 | 12 | 康熙笔画 | 5 | 12 | 13 |
【王博傲】名字部首和结构符合审美字形,利于书写,整体匀称,体态平衡,收放有致。
王姓的笔画4,结构为单一,起名用字要注意整体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名的形体犹如人的形体,好的名字讲究体态自然,繁简有致,轻重相宜。
| 汉字 | 王 | 博 | 傲 |
| 拼音 | wáng | bó | ào |
| 音调 | 阳平 | 阳平 | 去声 |
| 声母 | w (唇音) | b (唇音) | (唇音) |
| 韵母 | ang (开口呼音) | o (开口呼音) | ao (开口呼音) |
王姓的声母属于唇音,注意选取符合音律美的标准,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,韵母不同类。主要是由于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使声音有了变化,因而读起来顺口,听起来悦耳。

1.迢嶢倜傥,丰丽博敞,洞轇輵乎,其无垠也。 ——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
2.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,除读书属文外,其他懵然无知,乃至书画棋博,可以接群居之欢者,一无通晓,即其愚拙可知矣! ——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
3.怀乎萧、曹、魏、邴之相,辛、李、卫、霍之将;衔使则苏属国,震远则张博望;教敷而彝伦叙,兵举而皇威畅;临危而智勇奋,投命而高节亮。 ——潘岳《西征赋》
4.四十馀日,军饿,赵括出锐卒自博战,秦军射杀赵括。 ——司马迁《纸上谈兵·节选》
5.当博览机要,以济功业;必能兼美,吾无间焉。 ——颜之推《勉学(节选)》
6.皆言博野自相持,尽道贼军来未及。 ——韦庄《秦妇吟》
7.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8.笔蘸天河,手扪象纬,笑傲风云入壮题。 ——周权《沁园春·再次韵》
9.吾母高风,首推博爱。 ——毛泽东《四言诗·祭母文》
10.沧海得壮士,椎秦博浪沙。 ——李白《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》
1.博学多才 ——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2.博洽多闻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3.高才博学 ——才能高超,学问广博。
4.博闻多识 ——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5.博古知今 ——通晓古今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6.博识多通 ——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
7.博识洽闻 ——见多识广,学识博大。
8.博大精深 ——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9.由博返约 ——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10.傲骨嶙嶙 ——比喻高傲不屈。